分表计电厂家力安科技
分表计电平台环易云
功能环保用电在线监测
原理分表计电
政策河北分表计电事实方案
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时开时停怎么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该减产的企业不减产怎么办?错峰生产期间应停产的生产设施不停产怎么办?
这一个个令环保监测人员头疼的“怎么办”,如今在济南有了解决的好办法,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电量环保系统安装应用。
“目前全国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的是在线监测,但受建设、运维成本等因素制约,只有不到一成的规模以上企业才会安装,超过九成的中小污染源企业尚无有效手段。”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对污染源企业实行有效?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探索企业非现场执法工作模式,依托智慧环保大数据综合平台建立了济南工业企业用电量系统。今年以来,他们从全市1400多家应急企业名单中,根据没有在线设施企业优先、排污体量大的企业优先等关键要素,选择部分企业安装电量设施,截至目前已经完成301家企业的建设安装工作。
据介绍,该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端和平台端两大部分。在企业端,电量工艺师会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工艺特点进行建模,识别、采集、上传反映企业生产、治污情况的用电信息。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还为每家企业配置了手机APP系统,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阅企业内部各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的运转情况,主动做好环保治理工作。
在平台端,可利用治污设施运行异常报警分析引擎、生产负荷分析计算引擎、行业分析引擎等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并预警企业偷排漏排、治污不力等行为,并通过生产负荷展现企业整体运行情况,为人员精准和非现场执法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在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中心看到,各企业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的运行情况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据工作人员介绍,企业电量环保系统分成四种情况会自动报警:一是治污设施停运,根据生产与治污设施用电量逻辑关系不符而反映的治污设施未正常运行报警;二是应急期间报警,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用电量变化反映的企业生产负荷降低不满足减排要求的报警;三是错峰生产报警,错峰生产期间应停产的生产设施用电量反映未停产的报警;四是联网异常,由于停电、设备故障、人为破坏或其他方式导致的数据缺失报警。
“电量系统对企业治污设施运行异常报警的准确度高达90%以上。”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该系统还有两个好处,那就是安装时无需停产停电,可快速部署;安装成本低,仅相当于在线监测设备的十分之一,运维工作量大幅降低。
目前,企业电量环保系统已经为济南市环保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服务,系统自动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对企业报警情况进行排名分析、及时处置。该系统应用以来,企业报警数量已下降为初期的50%,督促企业大大提高了环保设施运行率。
“企业电量环保系统实现了量化企业生产负荷,预警企业治污异常,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模式,解决了企业众多、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系统实现了辖区内污染源从人防到技防、从结果监测到“过程+结果”监测、从随机执法到精准执法的转变,加强了对企业的远程智能化,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利器”。

企业用电设施建设对改善我县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开展此项工作是创新现场环境方式、助推“智慧环保”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措施。企业负责人要放远眼光,把握政策动向,杜绝等、慢、看等其他懈怠行为,严格按照两个文件要求,遵守“统一安装规范、统一监督平台、统一传输协议、统一安装时限”的基本原则,力争在短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第三方服务公司要做到服务要真诚,人员配置要,进展速度要冲刺,工程质量要精细,售后维护要全面要做到精益求精、好中创优!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三年建设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精准管控等文件要求,加强全省排污单位的管理,实现全过程技术管控,规范并全省排污单位工况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促使企业环境治理和环境工作更加严密、规范,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系统推进会,首批共12有家企业列入用电并参加会议动员培训。
会上,技术全面演示、介绍了平台框架、各项功能、操作步骤、动态效果及企业管控规范性文件要求。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指出,企业是配用电系统安装运行维护的责任主体,负责配用电系统的安装、运行、维护,并与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局负责组织、、协调及监督企业配用电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并负责对企业配用电系统日常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配用电系统安装的投运,能够有效解决排污单位多、环保执法人员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难以实时等难题,使环保部门实现信息化、从结果到“过程+结果”。

为切实提升全区重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规范运行水平,实现对企业生产运行、污染排放全流程、差别化、精细化管理,近日,区环保局召集我区大气应急管控清单企业、规模以上餐饮企业、日处理能力3000吨以上污水处理厂及直排企业等39家重点单位,对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系统项目进行了重要部署安排。
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系统对排污企业的产污设施和治污设施设置点位,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用电数据、运行工况进行不间断监测,部门和排污单位可以通过手机APP和电脑端实时掌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状况,当企业发生工况改变或用电量波动较大时,平台会自动报警。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用电不仅提升了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规范运行,为企业环保设施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也为部门提供了创新的监察执法方式,提升了环保效率和立案率,增强了执法的客观性、公正性。
区环保局要求各企业尤其是列入大气应急管控清单的火(热)电、钢铁、建材等重点企业,要即刻开展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系统安装联网工作,并于年底前完成。区环保局还邀请了技术人员就大家关心的点位布局、需要安装的点位大致数量、实现联网所需各项成本等内容进行了讲解。
环保设施用电云平台
开发背景
环保设施用电云平台依托创新的物联网技术、电力参数传感技术,实时采集企业污总用电、工艺生产设备用电、污染治理设施设备用电等数据,通过设施运行停车分析、越限分析、停/限产分析、工艺关联分析等,及时发现环保治理设施、设备等未开启、空转、减速、降频以及异常关闭等未正常工作的情况;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实时限产和停产整治企业运行状态。
应用场所
环保设施用电云平台的主要应用场合:
(一)钢铁
(二)石化;
(三)化工、焦化
(四)医药制药;
(五)造纸
(六)有色金属
(七)建材
(八)火电热电
(九)市政污水处理
(十)采矿

智慧环保总体上由感知层、传输层、智慧层和应用层构成。感知层,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和系统,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等环境因素实现“更透彻的感知”;传输层,通过将互联网、3G/4G网络等多种网络平台的融合,将感知层采集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输,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智慧层,以云计算、虚拟化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的环境信息,实现海量存储、实时处理、深度挖掘和模型分析,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应用层,利用云服务模式,建立面向对象的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门户,为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业务提供“更智慧的决策”。
http://www.xf-119.com